研究区域
该项目的研究区域位于中国西南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(19700 km2)。该区域与老挝和缅甸相邻,湄公河上游从北到南贯穿了该区域。该地区具有典型的季风气候特征,即有明显的雨季(五月至十月)及随后的凉爽旱季(十一月至次年一月)和干热季(二月至四月)。年平均气温为21° C,年降雨量约为1200毫米。西双版纳的橡胶种植园覆盖了该州20%的土地面积,并且95%的橡胶种植园位于海拔900米以下的区域。
位于该海拔的自然植被是热带雨林和季雨林,是中国最大最重要的雨林资源。西双版纳也以其文化多样性著称,有十多个各具传统的少数民族及其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。
项目的研究区域为两个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流域(自然保护区)。一个代表了接近自然的状况(以天然林为主),另一个则深受橡胶种植园的影响。
由于地处南亚和东亚植物区系的交汇点,加上第三纪遗迹属和来自喜马拉雅的山地元素,西双版纳有着丰富的植被多样性,这使得它成为“印缅生物多样性热点”的一部分。仅以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来说,就有219科1953种不同的维管植物,当地人使用这些植物,有时候也进行出售。保护区的动物也十分多样,有384种脊椎动物。许多物种都是国家保护物种;1991年建立的“纳板河保护区”于2000年升级为“国家级自然保护区”。保护区内进行耕种实践,这是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“人与生物圈”项目的理念,保护区内的不同区域有着不同的保护或者耕种状态。
除了生态多样性,也有出于民族和文化多样性的考虑。保护区共有约5500人口,分布于32个村,主要有六个民族:汉族、傣族、哈尼族、拉祜族、布朗族和彝族。大部分的傣族和汉族居住在山谷地带,而拉祜族则居住在山区。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就是农业;除了大米、玉米和土豆,他们还种植花生、向日葵、烟草、蔬菜、茶叶、砂仁和各种果树,以及比例不断增加的橡胶种植。不同少数民族的不同文化特征反映在他们不同的土地利用形式上。拉祜族依赖于森林进行捕猎和采集,傣族种水稻,汉族则积极种植橡胶。